【信息时报】获国际大奖的中山一院MDT团队,你了解吗?

2020-12-04

    信息时报讯(记者 刘俊 实习生 唐宾鸿 通讯员 潘曼琪 彭福祥)日前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肺结节与肺癌MDT管理团队荣获全球“UNIVANTS-DISTINCTION卓越医疗奖”。什么是MDT团队?MDT团队如何优化早期肺癌诊断路径?又是如何提高不定性肺结节患者安全性?针对这些疑惑,记者采访了这一团队的专家们进行解答。


    多学科联合 术前的确诊率提高


    2019年,中山一院成立了由呼吸科、体检中心、胸外科、影像科、检验科、肿瘤科和病理科等多学科组成的MDT团队,打破学科间的壁垒,开展团队合作,从体检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、风险评估,到呼吸科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,以及疑似病例的穿刺活检、肺癌患者的胸外科手术或肿瘤科放化疗治疗干预,进行全过程多学科的管理。
    “MDT模式是多学科的联合,覆盖了健康管理的全过程。”该院体检中心主任莫穗林教授指出,MDT模式是一个学术理念,是更好地对病人进行管理的理念,它综合多学科不同方面的能力、缩短病人治疗的时间、减少各科室的诊断程序,以及提高术前的诊断率,同时也能消除各科室信息分享的不对称性,加强各个学科的联系。
    该院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周燕斌教授告诉记者,体检的低量螺旋CT是发现肺结节或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,通过早期的筛查和干预,让检测出的恶性肺结节患者能够得到快速的治疗。根据该院的数据,肺结节MDT模式的应用,使得体检者的平均就诊周期缩短,使36%的恶性肺结节患者实现加速手术治疗,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提升了24.1%。
    MDT模式国外早已存在,中山一院的这一模式有何不同?该院医学检验科主任刘敏教授解释说,国外的MDT模式主要是将他们的数据运用于影像学,而中山一院MDT管理团队,在检验科做了大量的血液检验数据后,通过将数据应用于临床,使数据得到充分利用,缩短了各科诊治的流程,最终才形成一个适用于中国的MDT模式。


    多学科联合 外科手术的负担减少


    近些年,身边不少人被检查出有肺结节,记者了解到,肺结节过去的发现率为8%,现在发现率为50%。中山一院体检中心2019年10月到2020年5月的数据显示,接受了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1.6万体检者中,男性肺结节的检出率为67.61%,女性肺结节的检出率达72.24%。
    “因为疫情的原因,人们更注重肺部健康,体检意识有所增加。”据该院肺癌研究所副所长罗红鹤教授介绍,近段时间,胸外科的工作量激增50%,其中有相当大比例是肺部小结节切除手术,但肺结节与肺癌MDT管理团队的组成,以及LCBP肺结节风险模型的使用,减少了外科手术的负担,因为术前的精准诊断,准确知道结节所在位置,能够快速完成切除手术。
    周燕斌教授表示,现在肺结节与肺癌MDT管理团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,希望今后有更多学科都常态化地应用MDT模式,积极开展临床诊断与治疗,造福患者。



报道链接:http://wap.xxsb.com/content/2020-12/04/content_129101.html
日期:2020-12-04